Study of Catholic Charitable Works in 19th Century Wanchai

灣仔的起源

 

1857年,英國殖民政府首次將香港島劃分為九個區域,其中「維多利亞城」一區再劃分七約,其中第五約就是「下環」,它的範圍是由美利軍營至天樂里。到了1866 年,「維多利亞城」增至九約,「灣仔」由「下環」獨立而成一約,它的範圍是由軍器廠街至灣仔道。

 

香港開埠前,灣仔洪聖廟一帶已是華人居住的小聚落。義律(Charles Eillot)在1841年6月宣佈香港為自由港,隨即公開拍賣多幅香港土地,當中包括十多幅灣仔的臨海土地,投得這些土地的包括英、美商行、船長和印度商人。自外國人進駐灣仔後,吸引了不少基層人士到灣仔尋找工作,形成華洋雜處,貧富懸殊的社會情況。

 

「春園里」附近居住了富有的外國商人;而石水渠街、船街附近,則聚居了不少華人、葡萄牙人、果阿人、非洲人、菲律賓人和南印度人居住。這些勞動人口,當中不乏娼妓。這些人在灣仔最惡劣的環境下生活,是非常需要照顧的一群。

 

華人社區早有自發組織社區服務,照顧區內弱勢社群。自1840年代末,天主教的傳教士及修會,如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及意大利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已在灣仔展開慈善服務工作,幫助有需要的基層人士。

 

除天主教外,灣仔亦陸續出現不同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循道衛理教會、後期聖徒教會、道教、佛教、錫克教,以及伊斯蘭教,更有信奉其他民間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