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f Catholic Charitable Works in 19th Century Wanchai

灣仔的海岸線

 

早於香港開埠(1841年)前,灣仔海岸線位於現今皇后大道東附近,即現今洪聖廟、石水渠街和船街對開一帶已是海旁。

 

為了增加土地,殖民政府把灣仔山頭泥土倒進海旁,建成了皇后大道灣仔段。在1843年的灣仔地圖上,已出現了海濱路(Strand Road)。由於海旁深度和彎度各地段有差異,殖民政府只就海岸邊界作粗略評估,允許買主按情况修築海旁,投得這些土地的地主,遂以平整海旁為由,私自填海。

 

第四任港督寶靈(John Bowring)(任期1854-1859),為了解決土地不敷應用的問題,他首先提出填海造地,積極拓展灣仔及銅鑼灣一帶。1856年2月25日,殖民政府成立專責委員會,計劃由中區至東角,建築長4哩,闊50呎的海旁大道;但這計劃受到臨海土地業主(包括顛地John Dent)的猛烈批評而遭擱置。其後殖民政府延長了海濱路,並改名為海旁東(Praya East)。

 

1874年9月22日發生的大風災,不但對澳門造成嚴重破壞,亦摧毀了香港不少的海堤。第七任港督堅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任期1872-1877)提議修築海堤之餘,亦提出填海計畫,擴闊了整條海旁路,工程至1880年代才完成。新的海旁路沿用海旁東的名稱,它包括德輔道至今日灣仔的莊士敦道,這段路成為日後電車的主要路線。

 

自開埠至今,灣仔的填海工程斷斷續續地進行,而灣仔的海岸線仍在變化中。

 

開埠前,灣仔海岸線位於現今皇后大道東附近,而港督寶靈於1856年計劃延長海濱路,計劃於1860年方完成。

 

第七任港督堅尼地於1880年完成填海計劃,新的海旁路沿用海旁東的名稱,即今日灣仔的莊士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