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f Catholic Charitable Works in 19th Century Wanchai

春園街(洋人社區)

 

開埠初期,春園里(即現春園街)是富裕外國人的聚居地。「春園」英語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有一泉水(Spring)。1842 年,一名美籍商人(Charles Van Megan Gillespie)已在皇后大道東(Inland Lot 14 & 15)建了一間有六個房間及築有大陽台的大宅。

 

「春園」的名字起源於寶順洋行東主顛地(Lancelot Dent)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其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別墅內有一小湖,湖上可供舢板之用,其水源乃由石水渠街所引入。

 

1848 年,香港第三任港督般含抵港後,其官邸未興建好,也曾暫借「春園」一大宅居住。相比石水渠街華人的貧困匱乏,「春園」里洋人的生活正反映當時灣仔貧富懸殊、華洋雜處的特色。

 

其後因顛地的破產,其他外國商人亦相繼撤資離開,「春園」亦於 1867年消失。取而代之是生活水平較低的華人遷入居住。至1900年代初,因為該區有較多外國單身男子居住,同時亦有不少外國船隻在附近停泊,所以春園里及舢板街出現大量為洋人而設的華洋共處妓寨。為讓客人容易辦認,她們在門前都掛大型數字(number)牌,所以被稱為「大冧巴」妓寨。

 

由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春園里聚集了不少需要照顧的妓女及貧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