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灣仔的慈善工作

石水渠街(華人社區)


玉虛宮及藍屋

殖民政府在1841年6月14日,首次公開拍賣多幅香港土地,當中十多幅土地,座落在今日灣仔的範圍。政府容許投得這些土地的地主(包括英、美商行、船長和印度商人),可在海邊自設碼頭,除了建造歐式住宅外,土地用途大部份是作貨倉和與船業有關的廠房,如倉庫和木料場,由於這些工業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吸引了很多華人和黑人在灣仔聚居,尋找工作機會。

1850年代,中國華南地區發生連串變亂,其中太平天國運動逼近廣州,致使大批商人鄉紳舉家逃難到香港,這批移民帶來了資金及技術,推動了香港的經濟發展。至1855年,香港的人口已暴升至72,607人(華人佔70,651名),原先集中在中、上環的商業及住宅的城區已不敷應用,人口漸移灣仔區,並聚居石水渠街一帶。

後來由於商業蕭條,很多大公司的大班因破產,或看淡香港前景而撤出灣仔,留下來的非華人種族包括葡萄牙人、果阿人、非洲人、菲律賓人和南印度人,他們有些是葡萄牙富商奴隸的後裔,這些「黑人」主要居住於交加街和石水渠街的居民。這些人就業機會較華人低,與華人一樣,是需要社會照顧的一群。

1862 年,政府公開拍賣石水渠街附近地段,由印度的祅教徒、英國人和中國人投得;數年後,再由一名中國人彭華從各投標者手上收購這地段,最後成為此小區主要的地主。自此,華人開始創立自給自足的社區,照顧區內貧弱的居民。

彭華後來在區內興建兩層式唐樓,分租予華人居住。地舖開拓業務,如染房、鑄造廠及工程公司等,樓上亦分租予居民作居住。

玉虛宮牆上的石水渠街牌


1865年,彭華牽頭向坊眾集資在石水渠街一帶興建玉虛宮,最初只有單幢,之後1907年擴建至三間,分別為書院及公所(即會議室) ,前者為華人提供教育為低下階層的華人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後者則是華人管理區內事務的會議室。

此廟由成立開始至 1928 年,一直由灣仔街坊管理,形成華人社區,可見華人當時銳意解決區內貧弱的問題。

現今的藍屋 現今的藍屋

藍屋前身是一所名為「華佗醫院」或「灣仔街坊醫院」的華人醫院,只有一層,是1867年由華人翻譯官A-way Fan帶領的華人社團(包括4位官校老師及文員)成立的。他們當時向政府要求在太平山街建立華人醫院,殖民政府只給他們在灣仔建院,並提供部份營運資助。但醫院一直只作華人診所,未配備留院服務。其後東華醫院於1872年啟用,殖民政府給予華佗醫院的資助相應減少,於是A-way Fan入稟法院控告殖民政府偏袒東華醫院,卻被反告誹謗。最後由於經費不足,華佗醫院遂於1886年結束營運。同址翌年改為華佗廟,以供奉神醫華佗為主。後來多次改建,終在1920年建成為現時的藍屋。二戰前藍屋部分單位為鏡涵義學(二樓)及逸衝書院(三樓及四樓)租用,後者是當時區內唯一教授英語的私立學校。可見,當時華人組織對照顧區內老弱幼小佔了一個重要位置。

Hong Kong house of stories 

香港故事館: 在藍屋地下的介紹灣仔,從民間出發的多元互動博物館

石水渠街—醫院山

現今的律敦治醫院,被名為醫院山,因為它是少數至今仍保存一樣的土地用途的灣仔土地。1843年,該地被建成海員醫院。1873年,海員醫院因經費短缺而停辦,並由英國皇家海軍接管,轉名為海軍醫院,為英國皇家海軍專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海軍醫院遭到嚴重破壞,英國皇家海軍不再用該醫院。於1949年,在J.H.律敦治先生、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及政府支持下,改建成律敦治療養院(Ruttonjee Sanatorium),專為肺癆病患者提供服務。隨着肺癆病患者人數下降,才進行重建,改建成現今的律敦治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