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天主教研究中心
地 址:香港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梁銶琚樓二樓 220 室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Slide image: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首頁 > 研究項目 > 東西薈萃 ── 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的歷程 > 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自開埠初期,香港天主教教會已為當時不同族裔和階層人士提供醫療、護理和教育等慈善福利服務,以解決社會服務不足的問題。
在二十世紀初,教會的社會服務對象為葡裔和華裔人士;通過教會的社會服務,華裔人士有意無意地接觸到西方的科技、思想、觀念文化要素和生活方式等帶至香港社會各個階層;這使教會社會服務機構成為香港市民接觸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二十世紀早期,教會社會服務機構中的中華文化元素甚少。教會醫院皆以西式醫學治療病人,而教會學校則以西方文法教育或技術教育為主。教會學校雖設有中文科或以中文授課,但不著重中華文化的傳授。
1930至1960年代,大量移民來港,教會於此時積極拓展其社會服務,讓社會上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到了1990年代末,教會營辦八十多所醫療和護理場所、三百二十多所學校,服務二十八萬多名學生。
另一方面,教會開始以具中國色彩的名字命名新成立的社會服務及教育機構,如「德信」、「德望」、「德愛」、「德雅」、「培德」、「明德」、「貞德」、「崇德」和「崇真」等,向香港社會和華裔人士表達教會對中華文化的友好和尊重。1980年代以後,教會更開始以致力發揚中華文化作為天主教學校的教育工作重點之一,並強調要向學生們「介紹基督人生觀和中華文化的瑰麗精髓」。
1980年代,天主教組織公教教研中心曾出版一系列教科書,以供天主教學校教授宗教、德育和倫理等科目。
此系列的教科書有不少篇幅介紹中華文化及其重要性,並指出中華文化如何與基督宗教和西方文化結合和互補。直至現在,不少天主教學校仍使用此系列的教科書。
地 址:香港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梁銶琚樓二樓 220 室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Slide image: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