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薈萃
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的歷程

導賞團 – 市區路線

 

荃灣葛達二聖堂

此堂於1969年啟用,奉聖葛斯默( Cosmas)及聖達彌盎(St. Damian)為聖堂的主保聖人,作為與德國教會象徵性的聯繫,答謝德國埃森教區的捐助。

早於二十世紀初,教士在現今眾安街一帶的一所木屋設立了聖堂。到了1934年,教士在三棟屋旁興建了一座西式的聖堂,並取名為「荃灣天主堂」;他們其後又在聖堂毗鄰開辦男校和女校。

1950年代以後,區內教友數目不斷增加,原有的聖堂不敷應用;教會便於1960年代著手籌建新聖堂,為荃葵青區的教友提供禮儀生活及信徒團體的活動場所。這是一座相當西化的建築物,與新蒲崗善導之母堂的格式相差不大,但增加了一座類似鐘樓的高塔,配合1960年代香港趨向西化的社會。

 

深水埗聖方濟各堂

此堂於1955年啟用,並以哥德式建築外形揉合中式元素而建成。此堂的頂部是紅瓦斜屋頂,內呈尖拱型,再以花窗戶作修飾。聖堂外設有具中華特色的鐘樓,聖堂內以具中國色彩的橫樑作支架,再配用三扇中式大門與三個正門大拱門互相對應。

然而,該堂連接著一間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小學,並成為當地的名校,給貧苦家庭作為爬升社會階梯的途徑

除了牧靈及教育服務以外,此堂早年設有不少社會服務組織;如全港首個儲蓄互助社(俗稱「遮仔會」)便是設於該堂,也算是東西文化交融的另一種果實。

 

尖沙咀玫瑰堂

此堂於1904年啟用,為一座以新哥德式風格為基礎的建築。

在二十世紀初,不少葡籍教徒由港島搬來尖沙咀一帶居住;在他們的資助下,教會購置了這幅位於海旁的土地,並在此興建聖堂、修院與學校。直至1930年代,此堂為九龍半島上唯一一所稍有規模的聖堂,服務尖沙咀、油麻地以至九龍塘、九龍城的教友。

到了1980年代,玫瑰堂變得相當殘舊,漏水問題嚴重,而聖堂內照明不足,令很多教友難以閱讀經書,加上經歷多次維修,原來的建築風格逐漸消失。幸而,該堂於2003年進行大規模的復修工程,解決了一連串的建築問題。

 

九龍城聖德肋撒堂

此堂於1932年啟用,主要以羅馬式風格建成。教會曾打算在此興建一座富有中國宮殿色彩的聖堂。然而,此舉因當時在該區居住的葡裔教友不大歡迎,只好改為建造現有的西式聖堂。然而,此堂仍有一些具中華特色的地方,如設有中國殿堂建築特色的頂樑。

此外,此堂特別放置了一尊聖基多福( Christopher,交通主保聖人)的塑像於聖堂正門,面對著繁忙的太子道及窩打老道,彷彿在保護這兩條馬路上的車輛及行人。此堂亦每年祝聖教徒的私家車輛,是中產階層人士的身份象徵,也將西方的文化默默地滲入在這裡。

 

 

#路線圖 1


#路線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