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薈萃
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的歷程

導賞團 – 鄉郊路線

 

元朗水邊圍聖伯多祿聖保祿

此堂於1958年啟用,並獲剛任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Gregorio Pietro Agagianian)樞機蒞臨祝聖。該樞機為亞美尼亞人,為訪港的第一位教廷最高級的代表,當時引起本港教徒對羅馬教廷的親切感。其後,教會最高領袖──教宗保祿六世於1970年訪港。

此堂外貌簡單而莊嚴,堂內設有不少彩色玻璃窗戶。其中,聖堂內木造的哥德式大祭台為巴黎外方傳教會所贈,特地從薄扶林納匝肋印書館小堂搬來,自建堂沿用至今。

 

元朗東頭村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及崇德學校舊址

此堂設於一座金字頂瓦片的中式傳統村屋內,於1927年啟用,為水邊圍聖堂建立前的傳教站。

除了聖堂外,此處亦有傳教士宿舍和學校。聖堂正面牆壁用紅漆繪上十字架,並掛上「天主堂」的匾額;旁邊的學校牆壁亦掛上了「崇德學校」的匾額,並有以黑漆寫上的「香港天主敎崇德學校」字樣,是教會進入鄉村傳教的一個模式。

到了1952年,鑑於元朗地區的傳教事業發展迅速,聖堂及學校已不敷應用,教會於是逐步將聖堂和學校從此處遷離至水邊圍。

 

八鄉長莆聖若望小堂

此堂於1928年啟用,外觀雖仿如歐洲的鄉村小堂,但牆身由青磚等中式建築材料所組織。此堂亦採用中式建築設計,於閣樓設有窗戶,增加室內的光線。

直至1951年,此堂兼為村內的學校,吸引了不少村內外的小孩就讀。1960年代後,小堂的角色逐漸被錦田吉慶圍的聖猶達堂取代;小堂自1980年代起便一直空置。這是鄉村傳教的另一模式,其特徵是擁有專為聖堂而設的建築物。

 

八鄉金錢圍鄭氏翰鵬家祠

此處為金錢圍鄭氏宗族的祠堂,但在1930至1960年代一度成為天主教教堂。

1935年,金錢圍全村的村民改奉天主教,並將祠堂用途改作為聖堂。教士將此堂取名為「聖母七苦小堂」,同時又在屋頂上豎立起一個石造的十字架。其時,村民的「紅白大事」皆會在該堂中舉行。

1966年,隨著錦田吉慶圍的聖猶達堂的建立,教友逐漸轉到該處參與彌撒,此處亦交回鄭氏宗族運作。此處一度改辦「金錢圍幼稚園」,但至1971年停辦。

這種鄉村傳教為東西文化交錯運作的特殊例子。

 

 

 #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