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薈萃
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的歷程

地區足跡 – 港島

 

 

早於香港開埠之際,教會已在港島建立傳教點,並於中環、灣仔、香港仔、柴灣及赤柱等地展開傳教工作。

 

二十世紀早期,隨著教務日益發展、教徒數目增加,教會在港島覓地興建規模宏大的聖堂,以及修院、學校和醫院等教會設施或服務機會,以支援國內和香港的傳教工作。

 

由於西方文化早期仍在社會和教會佔主流位置,加上港島的歐裔教徒數目不少,教會往往參照西方傳統建築方式(如哥德式和羅馬式)來興建這些建築,使不少華人社區中也出現了西式建築,建構了華洋共處的社區格局。

 

1940年代以後,教徒數目持續增加,教會於西區、東區等地籌建聖堂,亦成立不同的社會福利設施,以應付教務需要;然而,由於土地供應越趨緊張,這些建築設計雖依循舊法,但往往因陋就簡。進入1980年代,因應社區的發展計劃和人口結構改變,部份聖堂和教會設施展開了重建工程。

 


位於薄扶林的納匝肋印書館太古樓建築群建成於十九世紀晚期;直至二十世紀早期,該建築群不停擴充;這些建築與毗鄰的村落,可謂港島中罕有地由天主教徒建立的信仰群體及聚落。這些建築大部份於1977年拆卸,部份建築則成為了香港大學的學生宿舍,並一直沿用至今。


位於黃竹坑的聖神修院(前稱為華南總修院)創立於1931年,為港島中少數具中西合璧的特色的教會建築。中西合璧的建築,代表教會希望將信仰本地化的願景,是西方基督宗教文化與東方建築結合的象徵,希望籍此融合不同文化、種族與宗教的元素,反映東西方文化的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