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koo Lau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kfulam District

伯大尼

對於太古樓的居民來說,伯大尼修院是一處莊嚴的地方,因為那裡居住了很多正在療養的神職人員。伯大尼修院原屬於巴黎外方傳教會,作為香港和遠東區傳教會士的的一間療養所。修院由會長奧塞神父(PierreMarie Osouf 1829–1906)設計,白德禮神父(Charles E. Patriat 1828–1887)協助施工,1875年建成。

太古樓的居民不時會經過伯大尼修院,因為修院是通去碧瑤灣的道路,孩童常會到碧瑤灣游泳。由於伯大尼修院是一所療養院,因此,修院裡面大多居住著一些正在療養的神職人員。太古樓的居民,特別是兒童,在經過修院時,都會盡量放低聲量,害怕嘈雜聲驚動正在療養中神職人員。據統計,每年平均有四十至八十多傳教士在此養病。

另外,伯大尼修院附近有一幅墓地用來安葬一些在修院逝世的神職人員。墓地旁還有一小處地方曾經安葬過在日治時期逝世的太古樓居民,這或許是因為當年不方便將先人運到遠處安葬。因此,每年十一月初的諸聖節,會有太古樓居民到這墓地掃墓,記念先人及神職人員。當太古樓居民為家人舉行葬禮時,他們會從露德聖母堂開始,慢慢將靈柩護送到伯大尼修院,然後再將靈柩送到停泊在修院旁邊馬路的靈車上。

伯大尼旁邊的山丘種滿不同的山草藥,這些草藥經過調製後,可以成為「鹹茶」,用以治療如發燒、感冒等小病。「鹹茶」得名在於其製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鹽醃製,居民生病時那一小把鹹茶配合熱開水沖服。


1977年的伯大尼

在1949–1950年間,伯大尼修院曾接待過從內地逃難到香港的神職人員,成為他們暫時的避難所。修院一直照顧需要療養的神職人員直到巴黎外方傳教會淡出香港。1974年,伯大尼修院出售給香港政府。2003年,立法會批准香港演藝學院復修伯大尼修院,將其改建作為轄下電影電視學院校舍,並開放予市民和遊客參觀。2009年成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在修院向海前門的花崗石楣上,今天仍然可見拉丁文石刻,上面刻了(若望福音)中的一句:「Domine, ecce quemamas infirmatur. Jn III.」(主啊!請看你所鍾愛的人病了!)修院建成後,白德禮神父成為了修院的首任院長,對修院貢獻良多。在他死後,傳教會為了表達對他的敬意,在修院小教堂內設有一塊紀念碑,碑上寫著拉丁文:「Ad memoriam Car.Edm.Patriat, missionarii apostolici primi ujus domus Superioris, cujus ossa terra aliena recondit — Qui bonus est hauriet gratiam a Dno. Prov. XII,2.」(謹懷念宗座教士及本院首任院長查理斯.艾德蒙.白德禮,其遺骸安息於異國 —「善心的人,必得上主喜悅」—《箴言》第12章第2節。)

伯大尼大門上的浮雕

兩幅浮雕上的樹葉圖案是傳統羅馬式設計。羅馬人喜歡用樹葉、花代表生命,浮雕中的十字架代表基督宗教。左圖中間位置刻有「ME」兩個字母,是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的簡寫。右圖中間位置刻有「IHS」三個字母,是耶穌(Jesus)的希臘文首三個字母的簡寫。

左圖為聖堂內的雲石地磚,全部均由法國進口,右圖為大學堂內的地磚,樣式相同。
肋拱及長窗是哥德式及彷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是法國傳教士特別喜歡的建築形式。

八角形牛棚

由於外地運來的乳牛初時並不適應香港的亞熱帶氣候,為保持牛群健康,牛奶公司需要將牛棚設計成八角形以加強通風。伯大尼附近原來設有四座八角形的牛棚,可惜有兩座在日治時期被日軍炸毀。今天的八角形牛棚成為一個展覽廳,展示牛奶公司的歷史。部分太古樓居民在納匝肋印書館於1953年結束後,亦轉到牛奶公司牧場工作。改建成惠康劇院的牛棚可見到八角形的天窗。

昔日牛棚員工坐在小木椅上收集牛奶,木椅設計特別,只有一隻椅腳,椅上連接一條扎腰帶,這些都是為了方便員工可以迅速轉移位置收集牛奶。


乳牛生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