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on 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From Social Trauma to Reconciliation (Cantonese)
- Speaker: Dr. Cho Man Kit Joseph
Lecturer of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Respondent: Dr. Chan Shing Bun Benedict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昨天 · 今天 · 明天:從社會創傷到社會修和」講座概要
當人們面對衝突與暴行,嘗試辨別對錯、主持公道時,往往寄望於「報復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而近代一些社會試行「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的經驗,讓我們看見處理人際或社群衝突的另一進路。這次講座為大家講解相關的概念,聚焦於較接近修復式正義的「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邀請大家一起思考在追求公義之同時,如何能夠修復關係和重建信任,從而把社會導向更好的發展。
身處當下讓不少人灰心的社會氛圍,曹文傑博士以社會運動家Joanna Macy的著作Active Hope作為引子,邀請大家培養一種不受外在環境主導的希望(desire),分享他面對當前社會困境的一種時間觀念與思考角度:「我是整體的一部分,改變通過我發生,或許有些改變是超越自己的人生限期,但我仍要在現有的空間內一步一步地,讓改變能通過我發生,並持續下去。」
轉型正義
關於轉型正義,即「一種關心怎樣面對和對待過去發生的暴行才算符合正義的一種追求」,曹博士講解這既是一種意念,也是一種行為,涉及國家政體上的轉型,關乎如何面對過去、盼望未來,因此轉型正義這概念是貫穿著過去、現在與未來。轉型正義又與真相息息相關,是透過回應人民問責的需要,促進社會關係的修復,從而帶來一個更穩固、更具希望的政治轉型。
不同的轉型社會固然擁有不同的資源和條件,也須處理各自的難題,而相同的是,它們都會在「承認過去」、「是否懲罰」和「怎樣復和」這些問題上掙扎。曹博士進而介紹包括研究大規模人權侵犯的Martha Minow等學者所見的措施,即社會如何嘗試在促進轉型正義之時,不落陷入「復仇」與「姑息」的極端,又能回應對真相、問責、哀悼和療癒的需要。
在這些措施中,曹博士聚焦於「真相委員會」,因為這是修復過程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工具。他以相關專家Priscilla Hayner的著作Unspeakable Truths,講解真相委員會的設立、涉及的工作、功能,以及影響其權限的因素等,而歷來真相委員會在不同國家也會有不同的表達。追尋和還原真相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涉及龐大的資源,可是轉型的國家往往處於虛弱的狀況,因此過往成功的經驗僅屬少數。
曹博士還以Martha Minow的一個論點作為提醒:即使選擇走轉型正義,仍要確認一個事實,就是有些事情是無法畫上句號的,例如受害者或其家屬的痛苦記憶,因此轉型正義的歷程是持續的,甚至是沒有終點的。
憤怒、寬恕與轉型正義
承接轉型正義的介紹,陳成斌博士提出了關於轉型正義的哲學思考。他先借Amartya Sen對公義的看法,提出一種「比較式的公義(Comparative Approach to Justice)」,就是我們不需要一套絕對的、具普遍性的理論作為指導,而只要在現實中做對比,便可知道甚麼是較差,從而避免或作出改變。
陳博士介紹另一位哲學家Martha Nussbaum,她的其中一個研究是憤怒與寬恕。轉型正義的其中一個前提正是寬恕,而談寬恕之前得處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憤怒的情緒。Nussbaum認為雖然憤怒在大部分情況下是負面的,但也有其價值,她提出三種憤怒情緒的進路,其中Transitional Anger(轉化的憤怒)可視為有助促進轉型正義的一種。Nussbaum以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為例,分析他把憤怒轉型成Transitional Anger,從而形成一種促進種族平等的動力。
Nussbaum也特別談到孟德拉當總統後為南非種族和解所作的努力,真相委員會是其中一部分。陳博士指出南非經驗正好讓世人了解轉型時要如何化解社會中的情緒,而回到當下,我們在謀求設立社會機制去解決衝突時,這可以如何與社會內的情緒掛鉤呢?
面對香港的現況,有人或會覺得在現階段談轉型是離地,因為要談轉型,就要談寬恕。Nussbaum在書中提到寬恕涉及六個前提,陳博士認為雖然香港的現況離此甚遠,但參考Amartya Sen所提出的正義觀,我們去認識其他社會的經驗,在比較之下也可以辨出要走怎樣的道路,以避免走錯路。
憤怒轉型與修和
曹博士進一步以非暴力溝通的角度講解憤怒這種情緒,指出它是一種訊息,讓人知道正在失去某些東西;人又往往以憤怒去回應,因為憤怒讓人「感覺」擁有權力,憤怒也能用以掩蓋其他比較脆弱的情緒。
事實上,憤怒與創傷有著很深的關係。曹博士以南非為例講解面臨社會創傷的人,往往經驗很巨大、很強烈的情緒,因為社會創傷畫破人對世界的根本假設,令人感覺頓失依靠和人生意義,而憤怒則重申人是有價值的,也讓人暫時拋開受苦的情節,於是受創傷的人很容易被觸動以憤怒來保護自己。有研究更發現,曾被關於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傾向有一種「創傷性暴怒」,這甚至令創傷流轉到下一代。
曹博士認為憤怒雖然有其正面價值,但持續長期的憤怒情緒會構成很大的身心耗損,也可能危及同路人之間的關係,帶來巨大的代價。那麼怎樣把憤怒轉化,使之成為有助促進轉型正義的Transitional Anger?曹博士邀請大家通過憤怒尋找其指向的內在需要,也就是Joanna Macy所說的desire(渴望)、value(價值)與vision(願景),並且持續地與人分享。
曹博士所分享的時間觀念與思考角度,提醒我們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中,提出了四個讓每個國家和整個世界走向和平的原則,其中兩個是「時間濶於空間」(222-225)和「整體大於部分」(234-237)。
我們不是要待某個社會處境的來臨才作出行動,也不只寄望某些機制的出現來處理種種的衝突與不公義,在這段時期我們可以做的或許就是疏理內心的情緒,辨出自己作為社會一員的願景,也不忘身為基督徒的願景,有甚麼可以通過我發生,讓我們能向著願景踏前一步。
以下是兩位講者介紹的一些書籍,對進一步認識和思考這次講座的主題十分有用:
- Hayner, Priscilla B. Unspeakable Truths: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the Challenge of Truth Commissions, 2nd Edition.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11.
- Helen, Epstein. Children of the Holocaust: Conversations with Sons and Daughters of Survivors.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1988.
- Macy, Joanna and Chris Johnstone. Active Hope: How to Face the Mess We’re in without Going Crazy. California: New World Library, 2012.
- Minow, Martha. Between Vengeance and Forgiveness: Facing History after Genocide and Mass Violen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98.
- Minow, Martha. When Should Law Forgive? W. W. Norton & Company, 2019.
- Nussbaum, Martha C. Anger and Forgiveness: Resentment, Generosity, Justice.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 Stroh, David Peter. Systems Thinking for Social Change. White River Junction, V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15.
- Teitel, Ruti G. Transitional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Yoder, Carolyn. The Little Book of Trauma Healing: When Violence Strikes and Community Security is Threatened. Intercourse, PA: Good Book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