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樓與薄扶林區歷史發展

薄扶林村

太古樓鄰近薄扶林村,雖然兩個群體的信仰不同,但是由於生活模式相近,因此,居民之間相處得十分融洽。太古樓的居民對薄扶林村並不陌生,因為他們幾乎每日都會到薄扶林村購買餸菜以及日用品,而且有部分的居民曾就讀於鄰近薄扶林村的薄扶林官立小學。

薄扶林村的歷史悠久,早在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經對薄扶林村的環境有所描述。據記載,薄扶林在當時稱為「薄鳧林」,「鳧」即是野鴨,相傳「薄鳧林」因野鴨聚居而得名。薄扶林村是港島區最早的原居民的住處之一,居民務農養畜,定居下來,慢慢發展村落。


從薄扶林村可以看到伯大尼和大學堂宿舍。

薄扶林村有很多商販定期帶著物品到太古樓向居民售賣,例如腸粉、燈泡、布匹、衣裳竹等等。有時候,一些無牌小販更會冒著被警察拘捕的危險,提著一籃籃鮮魚,從薄扶林村走到太古樓向居民售賣。這些小販有的會在第一、第二座之間的冷巷或者在露德聖母堂前的空地擺賣。有時侯,一些賣蛇的小販更會透過舞弄手上的蛇而吸引居民的注意。

太古樓的居民與薄扶林村村民有不少的相處機會,因此,時至今日,太古樓的居民重臨薄扶林村,仍然會遇到多年不見的舊朋友。

薄扶林村內夾雜新舊建築,從信箱編號可見部分單位仍以寮屋號碼標示。


村內最老字號的士多,保留了天窗採光。

薄扶林村並非單姓村莊,村子最初以陳、黃、羅三姓居民為主。村居民信奉民間宗教,「化神福」是其中一個歷史悠久,至今可見的宗教儀式。「化神福」意思是每家輪流供奉一塊神福牌。神福牌是一塊黑色的木牌,每年除夕晚,村民會將神福牌放在村口,配上食物祭祀四方鬼神。

二次大戰後,村民人口驟增;到了20世紀,香港經濟發展迅速,村民紛紛離村出外就業,村人口因而減少。今天,薄扶林村的居民不到3000人,有些房屋仍舊保留「前舖後居」的特色。薄扶林村一些傳統的節日的慶祝活動至今仍然保留下來。例如,每年的中秋節,薄扶林村都會有舞火龍的活動,火龍插滿長壽香後,村民就會把它舞到村口的伯公壇和李靈仙姐塔前進行拜祭,然後火龍會舞到華富邨附近的瀑布灣,場面十分壯觀。

伯公壇

薄扶林村內仍有不少民間信仰傳統。村內有兩座「伯公壇」,分別標示村頭與村尾的位置。據學者房學嘉研究,客家信仰中的「伯公」是村莊間的神明,其名稱有很多,常見的除「伯公」外,還有「社官」及「土地神」。在一些村落裡,「伯公」的石像有時會佇立於宮、廟之中,供信徒拜祭。不過,有的村落如薄扶林村,則只會在村口、村尾以幾塊石頭象徵「伯公」。薄扶林村的伯公壇旁邊有一副對聯: 「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其中的「婆婆」就是「伯婆」。

在一些客家村落中,村民會透過擬人化的想像,會在「伯公」像旁建立「伯婆」像,目的是希望「伯公」可以像俗人一樣,有一位伴侶,成雙成對。

街頭和街尾均有一座伯公壇。

李靈仙姐塔

村內的李靈仙姐塔於1916年建成,村民認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是李靈仙姐的誕辰,於是他們會到靈塔舉行慶祝儀式。此外,每逢過節以及一年一度的中秋舞火龍,村民都會於靈塔拜祭李靈仙姐。對於靈塔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為人所認識的是相傳在很久以前,有村民在晚上聽到怪聲,認為鬼怪作祟,加上村中怪事連連,令村民惶恐不安。一天晚上,一位村民在睡夢中夢見一少女,少女自稱是「李靈仙姐」,並承諾會替村民趕走鬼怪。自此,怪事、怪聲逐漸消失,村民於是建靈塔以紀念李靈仙姐。另一個說法相傳薄扶林村居住了一位道士叫李靈仙,有一次他跟居住在華富村的另一位道士鬥法,在他閉關修練其間受到騷擾,不幸仙逝。村民後來興建一座靈塔紀念李靈仙,尊稱他為「李靈仙者」,後來因口傳失誤,村民將「姐」當作「者」。

昔日的薄扶林官立小學,現已改為德瑞國際學校,提供德語及英語雙語教育;學生來自三十多個國家。校舍分佈於山頂、西營盤及博扶林。位於薄扶林村外的校舍用作幼稚園及小一、小二的上課地點。

明之剛神父曾在在薄扶林村開設診所,後來成為了茶餐廳。雖然診所開設在薄扶林村,有不少太古樓的居民都會到此看病。右圖為在薄扶林村村外圍七層高的牛奶公司員工宿舍,現今兩幢建築物均已荒廢。

1958年的薄扶林村

50年代後期起內地難民湧入香港,薄扶林村的村民人數亦因而增加。從1958年的測量圖可見,薄扶林村的寮屋相對零落,村裡只有約百餘戶。

1968年的薄扶林村

不過,在往後十一年,薄扶林村的發展相當迅速,1968年的測量圖顯示薄扶林村已有超過200餘戶,而且戶與戶之間毗鄰相近,相當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