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天主教研究中心
地 址:香港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梁銶琚樓二樓 220 室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Slide image: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首頁 > 研究項目 > 東西薈萃 ── 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的歷程 > 地區足跡-九龍半島
地區足跡-九龍半島
十九世紀中期後,教會開始了九龍半島的傳教工作。進入二十世紀初,九龍半島中的社區逐步發展起來,而傳教活動的範圍由當初的尖沙咀、紅磡和油麻地一帶,陸續向北擴展至九龍城、九龍塘和深水埗一帶。此時,九龍半島的教徒以葡裔為主,故這時期較多以西方傳統建築方式來興建聖堂和學校等教會建築。
1940年代以後,大量移民來港並居住於寮屋中;教會在九龍仔、鑽石山、黃大仙、牛頭角及長沙灣等寮屋區設立彌撒中心或小堂,以便進行傳教工作。這些中心和小堂的設計雖加入了少許中式元素,但礙於環境的限制,往往因陋就簡,並沒有達到東西文化交流的效果。
1960年代以後,九龍半島的土地供應越趨緊張,為維持教務工作,教會將不少聖堂和彌撒中心設於天主教學校的禮堂中,「朝行晚拆」──聖堂與學校的結合體因此而生。因此,不少教會建築不能再像以往的具有明顯的特色,很難讓人察覺到其存在。1990年代以後,因應社區人口結構的改變加上神職人員日益短缺,不少彌撒中心被廢除。
位於九龍城的聖德肋撒堂,建於1932年。該堂主要以羅馬式風格建成。教會曾打算在此興建一座富有中國色彩的聖堂。然而,此舉因不受葡裔教徒的歡迎,只好改為建造一座西式聖堂。然而,該堂仍有一些具中華特色的地方,如設有中國宮廷建築特色的頂樑。此外,該堂特別放置了一尊聖基多福(交通主保聖人)的塑像於聖堂正門,面對著繁忙的太子道及窩打老道,彷彿在保護這兩條馬路上的車輛及行人,也將西方的文化默默地滲入在這裡。
位於深水埗的聖方濟各堂,建於1955年。該堂以哥德式建築外形揉合中式元素而建成。
該堂的頂部是紅瓦斜屋頂,內呈尖拱型,再以花窗戶作修飾。該堂外設有具中華特色的鐘樓,聖堂內以具中國色彩的橫樑作支架,再配用三扇中式大門與三個正門大拱門互相對應。
除了牧靈及教育服務以外,聖方濟各堂早年設有不少社會服務組織;如全港首個儲蓄互助社(俗稱「遮仔會」)便是設於該堂,也算是東西文化交融的果實。
地 址:香港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梁銶琚樓二樓 220 室
電 話: (852) 3943 4277
傳 真: (852) 3942 0995
電 郵: catholic@cuhk.edu.hk
Slide image: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